青藏高原上的地学追梦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野外探寻金红石矿藏侧记

时间:2022年10月16日    来源:民教网    阅读:0

辽阔、壮美、神秘的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是最遥远的地方。受到大自然的恩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蕴藏着无尽的矿产资源。位于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北缘,一种名为金红石的矿藏,作为紧缺战略资源,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由于山高路远、环境恶劣,不少人望而止步。2016年6—9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们,为了摸清金红石矿藏的“家底”,奋力跋涉在高原之上,他们用知识、勇气、双脚和汗水,彰显着热爱地学的初心。

金红石的召唤

金红石是提炼钛的重要矿物原料,钛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小比重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材料、机械制造等领域。然而,从目前地质勘探的现状看,我国金红石矿藏储量较少,而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的北缘地区,具有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的勘探开发潜力。加强该矿种的地质调查与勘探,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的现实价值。以郑有业教授和许荣科副教授等人为主要负责人的师生科研团队,承担起中国地质调查局《祁连成矿带肃南—大柴旦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青海柴北缘大柴旦—都兰1:5万六幅金红石矿专项矿产地质调查》(2016年—2018年)的任务。

从事野外地质科考,是地学工作者的“必修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1952年建校以来,就把野外地学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且拥有悠久的光荣传统。为了规范有序开展野外地质调查,2000年还成立了地质调查研究院,管理全校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在地质调查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今年6月暑期,20余名师生从武汉出发,奔赴千里之外的青藏高原,探寻金红石矿藏的科学奥秘。

为了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的便利,师生们的“探宝”营地,驻扎在青海都兰县城。而组织好、管理好这支队伍,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除了要安排食宿、调配车辆,还要规划好工作进度和矿产地质调查的区域、路线。每一个参加野外矿调的研究生、本科生,都把“安全”两个字牢记于心,外化于行。尽管营地在县城之中,可金红石矿藏的地质调查,处于荒凉野外。

野外工作中,师生们全面收集分析已有的成果资料,遵循1:5万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规范,以钛等为主攻矿种,充分总结其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等,选择1:5万矿调圈定的重点找矿靶区,采用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槽探和钻探等方法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矿产调查工作。而探寻金红石矿藏的区域,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昆仑山系,海拔在3100-4700米之间,这里不仅山势陡峻、植被稀疏、气候无常,还时常有野兽出没。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矿产地质调查,不仅考验着学生们的体能,还磨砺着他们战胜艰难困苦的意志。

跋涉在高原

每天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学生们就早早起床,吃过早餐后,准备好地质包、地质锤、罗盘、掌上机、GPS、地质图以及午餐之用的馒头、火腿等,分成三个小分队,乘坐2—3个小时的车程,前往昆仑上腹地漫山遍野地“寻宝”。出发前,许荣科老师如同军事指挥官一样,对同学们的装备进行逐一检查,反复叮嘱安全事项后,车队方可开拔。当然,他也和同学们一样,一起前往野外。

多数情况下,车辆在公路边停下后,师生们然后步行至昆仑山脚下,开展地质填图、采集岩石标本等工作。在荒芜的的野外,师生们共同面对的第一个“敌人”就是缺氧。因为缺氧,常常引发头昏,气喘、呼吸困难、浑身无力、双腿无法迈开步伐。地质工程专业研究生孟和与所有人一样,对缺氧引发的高原反应,感到有些后怕。他说:“尤其是朝着山顶跋涉时,可谓三步一徘徊,五步一喘息。但是你站在群山之巅后,突然有一种天地在我心的豪迈感,这种畅快,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

在探寻金红石矿藏的师生团队中,侯维东是一名“准研究生”。2016年6月他从山东一所大学刚刚毕业,被录取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暑期的逍遥生活,然而他主动请缨,要求跟随研究团队来到野外。初到野外时,他被昆仑山雄浑的风景所吸引,然而待到翻山时,高原反应开展折磨他,他心里暗暗后悔。然而,学长们在精神上鼓励他、在前进中提携他,他被感动了。后来每次出野外,他都用毅力克服着。以至于他给老家父母打电话,总是轻松地说:“我迷恋高原和地质。”

野外矿产地质调查和艺术创作不同,即便是天才级的人物,也无法一个人完成。金红石矿藏“探宝”团队,最为强调的是协作配合、互相照应。比如从事剖面测量,至少需要三个人密切协作方可完成。许荣科老师说:“野外地质工作不是单打独斗,切忌英雄主义和冒险主义。”然而,没有一定的胆识,在野外也可谓寸步难行。如果面对陡峭的岩壁,此时就不能怯步,应该心平气静,系好保险绳,按照技术规范,在大家的协助下,一步一步向上攀岩。跋涉途中,有时突然前方会冒出一条奔腾的河流,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在知晓河水深浅程度后,大家方可卷起裤腿,相互搀扶过河。

即便是在清爽的夏天,高原的天气也说变就变,时而骄阳如火、高温难耐,时而狂风大作,暴雨冰雹从天而泻。尤其是遇到暴雨天,光秃秃的山上无处避雨,师生们只好穿上雨衣,一双双手紧挽起来,低头蹲在地上。雨停之后,大家又投入到矿产地质调查中。为了预防感冒,晚上返回营地时,大伙美美地喝上一碗姜汤。

在野外,师生们经历过太多难忘的事情。如“探宝”车队在途中行进化,洪水冲垮了道路,大家都自觉拿起铁锹抢修道路,俨然是一群“养路工”。研究生杜文洋有一次回营地时天已漆黑,他听到狼群的嚎叫声越来越近,但他并不没有胆怯,从容第打开手电筒,亮光在夜色中晃动者,狼群竟然隐身而退。不知多少次,师生们与狼、黑熊、狐狸、鹿、野牛等动物擦肩而过。再如,在乱石之中,经常会见到旱獭,但是师生们从不去伤害它,他们清楚:这些动物本属于自然。

师者的风范

地学类专业专业知识获取,除了课堂上的理论传授,还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和技能,是在野外地质实践中掌握。郑有业教授多年来在青藏高原从事找矿研究,他在野外常常对学生说:“野外矿产地质调查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态度,如果地质现象的记录马马虎虎,采集矿石标本也粗心大意,就会给地质报告编写带来误差,从而影响找矿的精准性。”

与郑有业一样,向树元教授也是青藏高原上的“老地质”,对于野外区域地质调查,他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在昆仑山边,他给学生现场教学,毫无保留地将地质调查经验和盘托出。他和学生一起探讨复杂的地质现象,始终以平等的姿态,丝毫也没有教授的架子。

2016年刚刚退休的曹新志教授,是地质找矿的行家里手,每年暑期雷打不动地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各类矿山。他与学生登山赶往一处矿点时,脚步轻盈,丝毫也看不出他已年满六旬。他在找矿中认真、严谨,对于矿床的判断眼光极为准和狠,无论是在专业知识,还是个人魅力方面,均给学生们树立了师者风范。

39岁的张金阳副教授,他的女儿刚满六岁,暑期正是需要爸爸陪伴之时。然而,野外地质工作召唤着他,他毅然来到了野外,在金红石矿藏的“探宝”之路上,他总是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尽管他看上去那么廋弱、且有血压偏低的毛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师生们,通过多年在青藏高原的地质调查,确定柴北缘鱼卡金红石矿床是一个具有超大型找矿远景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而这个夏天的金红石矿藏“探宝”之旅,确定了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内多地段,具有大型金红石矿床的成矿潜力,新发现榴辉岩型金红石重点找矿靶区三处,为将来的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同时,对石英岩、石墨、铌-钽、铅、锌和铜等矿产的勘察也有新的突破。经过野外地质工作近100天的历练,研究生孟和在微信朋友圈写到:“野外地质工作诚然艰苦,但依然感动常在。行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间,能令人的胸怀更加宽广。我们热爱地球科学,惊叹自然界的奇妙和博大,我们愿意用一生去探索它,感悟地学的无穷魅力……”(通讯员:陈华文 吴春明 蔡晓斌 林小艳)


更多关于民教网-民办教育信息网,民办学校查询,教育网证件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教育网毕业证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民教网学历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尽在:www.cnhsi.com.cn

本文章由(民教网)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