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出思政育人“组合拳”

时间:2022年10月16日    来源:民教网    阅读:0

     “我从来没觉得思政课枯燥,我手上这个创业项目的想法,最初就来自于一堂思政课。”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三学生李牧洲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从授课教师的支教经历中获得灵感,发起了互联网爱心支教公益创业项目“一起上课吧”,把线上教育与线下支教相结合,创立爱心支教新模式。

  这只是浙江省高校思政工作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有这样几组数据可以说明浙江的决心:从2005年起,历任省委、省政府领导为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报告270多场次;组织2300多名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每年干部教师走访学生寝室超过14万人次;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1440个;建设校园文化品牌超过1000多个;2016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由2013年的68.77%提升到82.6%。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教室到寝室,浙江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打出了一套思政工作“组合拳”。

  近日,记者跟随教育部媒体采访团走进浙江几所高校,近距离感受到了思政教育在高校学子中的“高人气”。

  从“思政课堂”到“课程思政”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彦说。

  从2014年开始,浙江省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将其列入年度22项重点突破改革项目之一,制定了《浙江省高校思政课改革实施方案》,推出了以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素质等为重点的“双十”举措,通过一系列改革,激活思政课堂。

  如何让“高大上”的思政课内容接地气?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陈正良给出的回答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在宁波大学,有两本凝聚了师生集体智慧的思政课特殊教材:学生思想问题库和主干课教案库。学生思想问题库里收纳了2013年以来该校学生提出的近300个思想问题,涉及内容既有关于个人的情绪控制,也有关于国家的战略布局。了解了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后,教师们找来热点新闻、身边的故事充实教案库,努力让思政教育变为学生们感兴趣的事。

  在浙江义乌工商职院的思政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方式是引入时下热播的电视连续剧。《鸡毛飞上天》《人民的名义》等一开播,思政课教师第一时间带着学生追剧,将相关剧情带入课堂教学,通过看视频、说心得、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对剧中的焦点和热点给出自己的见解和评价。

  教学内容在变,考核与评价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宁波大学的学生们可以用演讲赛、拍视频、参观博物馆等多种方式来完成思政课作业。浙江农林大学规定了实践教学成绩要占思政课程成绩的20%,实践成果也会展示在每年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晚会上。

  “浙江正在着力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出台课程德育大纲,深入挖掘提炼各门专业课程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专业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推动在专业课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介绍说。

  为打破高职思政“孤岛化”的现状,浙江经济职院构建了思政理论教育、国情省情区情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三位一体”的专题模式,把思政课从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教学分若干专题,同时融入物流类、汽车类等七大类职业素养内容。

  “我们将工匠精神、绿色环保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等自然渗透到专业课堂的每个方面。”物流技术学院院长王自勤告诉记者,教师们用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说明“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的基础物流;通过京杭大运河、富义仓讲解仓储调节运输……采用具有中国特色、浙江实情的案例讲物流专业知识,让课堂变得格外生动。

  “思政课贴近专业不能冲淡思政理论体系,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必须确保专业理论框架,既要牢牢把握思政理论课的核心地位,又要充分发挥专业课的育人价值。”浙江经济职院思政部部长郑芝玲说。

  走出课堂:用脚步“丈量”社会

  艺术类院校学生可以在水污染治理中贡献怎样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师生用手中的画笔、刻刀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今年3月,浙江省发出“高校大学生助力剿灭劣V类水”动员令,中国美术学院组织1500多名师生奔赴浙江八大水系,在为期3周的实践活动中用画笔描绘浙江的青山绿水、治水新貌和动人事迹,并绘制了千张河长肖像。

  “学生在哪儿,思政教育课就在哪里开讲。”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介绍说。中国美术学院思政中心在全院一、二年级学生中普遍推行思政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下乡相结合。全体一、二年级学生均须按照要求完成与专业下乡实践相结合的思政实践调查作业,并将成绩体现在相关课程作业中,而思政教师则跟踪学生专业实践,进行现场指导。在钱晓芳看来,火热的社会生活一线是大学生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的好教材,青年学子能在亲身体验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浙江省不断创新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实施了“百校联百镇”和“双百双进”为主要载体的实践育人改革,在257个乡镇(街道、社区)建立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仅2016年就派出3万余支实践团队40万名大学生和5000余名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覆盖1118个乡镇(街道、社区),服务群众超157万人次。目前已覆盖全省所有高校、所有县(市、区)和超过82%的乡镇、街道,基本实现了纵向到底、全面铺展。

  位于磐安县的尚湖镇,是浙江省首个“百校联百镇”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由浙江师范大学和尚湖镇联合成立,是该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积极探索“校院+基地”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

  趣味物理进课堂、破除伪科学求真大实验、校园微型科技馆、流动科技展……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磐石之安”实践团队在磐安县尚湖镇各村开展“科普进乡村”系列活动。体育学院“健康快车进乡村”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进驻磐安县冷水镇小章村,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党员和群众普及体育健康卫生常识,向老党员和群众介绍了门球、太极、健步走等运动的技巧,为他们做亲身示范。

  校园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

  青砖黛瓦、层层密檐,傍山而居的合院聚落,成片的竹林……曲径通幽,一步一景,很难想象这里是一座大学校园。

  “构筑校园美境、实施校园美育、塑造校园美心”,这是中国美术学院用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三美”理想,凸显校园塑造与心灵塑造的关系。“构造校园山水的意义,是要让学生在坚硬致密的学科规训中不断回望山水,要在心中保持山水之精神、自然之意境。”钱晓芳解释说。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有文化之谓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说。

  近年来,浙江省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遴选12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省财政共投入1200万元经费予以支持。各高校通过传承校训、传唱校歌、建好校史馆博物馆、创建校园文化标志符号、举办校园文化节等渠道,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校多品、一院一品”的校园文化建设格局。

  行走在宁波大学校园,人们会发现这里几乎每一幢大楼都用人的名字来命名。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宁波大学立足侨资院校的独特校情,传承弘扬宁波帮精神,培育塑造校园感恩文化,将其作为校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从2006年开始,宁波大学陆续制定与实施了3个海外“宁波帮”文化宣传与研究工程五年规划,以开展“宁波帮”文化节系列活动、组织“宁波帮与宁波大学”等感恩文化专题讲座、推动感恩文化的精品文艺创作等形式,让感恩文化融入师生的价值观。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浙江省高校以“文明寝室”创建活动为切入点,将思政工作落细落小落实,逐步将高校学生工作重心延伸至生活区,建立起引领学生成长、贴近学生需求、解决学生困难的公寓学生管理机制。温州大学采取学区制管理模式,学工队伍近70%的力量放在学区,近70%的学生工作职能放在学区,70%以上的学生事务性工作由学生自治组织承担,学区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舆情动态、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实现了思政工作重心下移、阵地前移和全面覆盖。


更多关于民教网-民办教育信息网,民办学校查询,教育网证件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教育网毕业证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民教网学历查询,民教网证书查询,尽在:www.cnhsi.com.cn

本文章由(民教网)提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